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理论评论>文艺评论

王万举论网络文学特征及助推其健康发展之策

来源:谛印文化   (2019-09-14)  作者:王万举  

网络文学是一种不同于纸介文学的新的文化形态。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并进入了转型之机。网络作家具有不同于纸介作家的生存状态、思想状况和专业特点。展开对网络文学和网络作家队伍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

我们认识网络文学自然要从文本研究开始也就是从读作品开始。网络文学的文本与纸介文学的文本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

1、网络文学属于通俗文学  人们认识网络文学,是从1998年痞子蔡发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始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所谓网络文学其实指的就是网络小说(后面详论)。网络文学基本上是通俗文学的套路。文分雅俗古已有之,通俗文学在纸介文学形态里有过充分的发展。鲁迅对于通俗文学曾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古代通俗文学如鲁迅所说具有劝善和娱心两个要素,两要素水乳交融。现代通俗文学仍然以这两个要素为基因,随着时代的变化,通俗文学也在不断改变形态。1993年以后,在文化产业化、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综合作用下,中国通俗文学出现了互联网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个繁荣期,这个时期延续了五六年之久。这个时期的通俗文学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打出了纪实的旗号,文学的通俗化与纪实性相结合,这是过去的通俗文学所没有的。当人们不再需要从虚构的小说中获取国家政治的信号,当生活(实际是社会信息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完全)超过了文学的想像,(参见王蒙:《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文艺报》1987年1月30日),当社会交往达到十分便捷的程度,当纸介媒体十分发达的时候,文学的轰动效应随即消失,虚构的魅力也就大大退减了。1993年兴起的通俗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文本向庸俗化发展,性、暴力、窥秘一度成为通俗文学的三大密码,许多所谓作品就是用这三大密码所编排的,俗事加上纪实特别是再加上名人,满足了受众的低级趣味。因为以上两个特点,1993年后的五六年间所谓通俗文学成为中国一大文化盛景:书籍大量印行,报纸大幅度加页,刊物出增刊发行开创了所谓第二渠道。1998年网络小说兴起,纸介通俗文学开始落潮,不难看出这两者是有承接关系的:互联网发表和传播是纸介发表和报纸加页、刊物出增刊和发行渠道拓展的延伸,有重要意义的是这一延伸创造了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形态;纸介通俗文学将“纪实”发展为手段,网络小说则将虚构发挥至失重。(即离开生活基础和反生活逻辑),二者的部分作品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

2、网络文学的文本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力   至互联网兴起,作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已不需要用纪实来吸引受众,网络文学兴起之时,纪实对读者也已经失去了感召力,纪实作为心理学手段已经不再灵验。当有的论者提出应正视“文学文化化”的时候,当王安忆等惊呼“生活超过了文学的想像”的时候,当不少作家呼吁守住“虚构”这一文学立命之本的时候,网络文学却把虚构发挥到了极致,其文本显示出极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在网络上发表、利用网络传播、想象力极为丰富和拥有广泛受众的文体被约定俗成地称作网络小说,在长时期里,它一直是“网络文学”的的代名词,由于它占据了人们的大量社会闲暇时间,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同时期网络上其它体裁的文学文本的存在。网络小说的这种“夺目”效果与纸介时代“纪实文学”的夺目效果异曲同工。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网络小说的玄幻、都市、仙侠等题材的创作和穿越等手法的运用,在彰显其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不免有严重的离谱儿和失重现象。这种失重表现为题材和体裁的不统一,表现为语言上破坏汉语体系的滥造,表现为人物行为的无根据和无情境化,表现为缺乏劝善与审美功能的网游化倾向。可以说,十几年来学者作家所感悟到的纸介文学的“文化化”或“虚构危机”与网络小说离谱儿的虚构,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前者是站在保住文学立命之本的立场上,后者则是“大撒把”。有一点可以肯定,部分网络小说的离谱儿和失重是1993年以降文学亚艺术化(亦即文化化)的延伸。它的文化价值在于生产了想像力。

3,网络小说出现了网络游戏化的倾向   各大读书网站多年来一直在发表专门以网络游戏为套路的网络小说,玄幻、历史、竞技、仙侠等网络小说,不少具有网络游戏的特征。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借鉴网络游戏的设定,能够迅速与新的读者群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长成的一代进行心理对接。同时,这种熟套子的“创作”方法,也会极大地节省写手们的力气。部分网络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叙事结构就是主人公的升级,网络游戏的其它模式和机制如“换地图”等等,也进入了一些网络小说的写作,可以说,网络游戏的种种设定就是许多网络小说的叙事学,它的根本特征在于挖掉了想象的生活基础。对“文学固本”具有消极作用。不过,离开文学固本这一角度和目的谈网络小说的网游化,它正是文学亚艺术化的一种形态,一种文化产业链条,对它的评价则另当别论。同时,游戏的设定也可以且应当注入劝善的元素。

4,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庸俗化十分严重 《军婚,染上惹火甜妻》、《报告老板,夫人逃了》、《狂妃三嫁,谋定天下谋定他》、《女总裁的贴身保镖》……一看这些题目就知道它的文学性是很薄弱的,这些用性、暴力和窥秘三大密码编排出来的“作品”,因为抽掉了通俗文学的灵魂——劝善和审美,对青少年读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例如:如果抽掉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像写“手撕鬼子”那样的抗日神剧来写抗日,就会给人造成杀鬼子与今天杀日本游客没有什么区别的心理效应,这是非常危险的。

5,网络文学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语言  网络文学语言也是良莠互见,有些语言能够搬下来在社会中流行,如:点赞等等,有些语言则搬不下来,很可能会自生自灭。能够搬下来成为社会语言的,一般都是有所本、有依据的,是汉语体系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搬不下来,成不了社会语言的,大多是一种失重的创造使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中的一些语言对汉语体系有极大的破坏性,属于没有文化的创造。

6、网络文学体裁单一化  如前文所述,网络小说产生后的一个长时期里,它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网络文学。可以说,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够代网络文学之名而声名鹊起,是与它的市场化写作分不开的,是与它创造了庞大的受众群所分不开的。在“三网融合”之前,像创办于1999年的红袖添香等少数网站也发表除小说之外的散文、杂文、诗歌、歌词、剧本等体裁的作品,但其影响力和受众远远不能与发表网络小说的网站相比,这些体裁的作品的作者自然也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经济收入。因此,所谓网络文学的体裁单一,实质上是说除了部分网络小说之外其它体裁的网络文学作品没有产生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小,受众面也很小。这里虽然在说文本特征,其实已经导向了网络文学作为文化形态的整体方面。

7、网络小说基本没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植根于对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正能量的重要创作方法,古今中外成为经典的作品不少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创作的。恩格斯等文学史上许多大家都极力推崇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是缺乏读者的代名词,数不清的现实主义作品能够传世,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网络小说的殿堂中缺少了现实主义,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憾事,也是与互联网的海量的包容性所不相称的。

网络文学文本的以上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网络文学作品显示出了作家们超常的想像力,但部分网络小说有一种丢掉文学两大基本属性的倾向,第一是文学的劝善功能,1993年后,纸介通俗文学被人们称为“快餐文化”和“娱乐性作品”,网络文学与那时的纸介通俗文学异曲同工。文学的劝善功能是与文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这一点所紧密联系的,割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品就不可能有劝善的功能。第二是将文学的审美功能淡化到了极致。美是包含或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唤起人们特定情感体验的具体形象,在知、情、意这三大人类心理结构要素中,缺了审美功能就会极大影响人的健康成长,青少年读者长期接受没有审美功能的所谓作品,就会极大地削弱他们的情商,从而对整个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审美功能是文学的又一个底线和边界,致力于搞文学创作的人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

二、网络文学的文化形态

1、网络文学的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  计算机信息网络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种功能是传播信息方面的功能,也就是媒体的功能。所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也被称之为网络媒体(Net  Media 或online  Media)。目前主要是指全世界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因此国内一般将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之称而代之(Internet  Media)。中国自1995年互联网向公众开放接入服务,自1997年起舆论逐渐将互联网比作第五媒体。1999年4月,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从此,互联网媒体被称作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从互联网功能上看,Web网站、邮件列表、电子公告(含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新闻组、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即时通讯(ICQ)等,都具有传播信息的性质,但最重要的是新闻媒体网站和登载新闻的门户网站。从1998年3月22日到5月29日,作家痞子蔡在“榕树下”网站发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公认为网络文学的开端。此后,网络小说携带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利器,迅速与市场接轨(实际是与俗文化消费群接轨),发展出了职业化的网络写手和稳定的俗文化消费群。因此,在长时期里网络小说成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其实,所谓“网络文学”,应该界定为“以互联网为发表载体和传播载体的文化形态”。因为互联网有海量的承载性,网络小说以外的其它文学样式的作品也一直在发表,但因其受众面很小,被人们严重地忽略了。因此,正是不同的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使网络文学与所谓“传统文学”区分开来,后者是以纸介媒体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的。作品发表的媒体的改变创造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的发表方式。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不存在“传统文学”发表的“三审制”;利用自媒体发表则更加随意。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作者和编者几乎是合一的。作品传播的媒体的改变改变了作品的传播方式。网络文学的“传播”第一特点是它的快捷性,此点无需赘言;第二特点是它的互动性,这一点是“传统文学”在力度上所无法比拟的。“互动性”的含义很广,包括了跟踪评论(跟帖)、受众参与创作和文化活动等诸多内容。

2010年国务院印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迅速实现了技术上和体制上的融合。自2014年8月起,国家强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至2015年底,纸介传媒、广播传媒和互联网传媒的融合已基本实现。伴随着新旧媒体五六年来的融合过程,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争论愈加激烈,出现了许多分歧意见。其实,它反映了网络文学由专指网络小说向着扩充文学体裁的转变。目前,这个转变仍在进行中。可以预期,随着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和传统作家纷纷“上网”,以及网络文学的“下网”(“下网”一直存在,据统计,自2000年至2010年,网络小说的总印数每年大约以25%的增速递增),今后,尽管某种体裁因受众面大被人们代称为“网络文学”的现象不会改变,但是,网络文学的体裁必将进一步扩大,亦即其它体裁的作品的受众面必将扩大,传统文学所具有的所有体裁都将“上网”,还将创生新的体裁。进一步的问题便是,是什么因素派生了网络小说和网络文学?回答是,在三网融合和新旧媒体融合之前,是互联网的发表机制和传播机制,在其后,是以互联网为龙头的多媒体发表机制和传播机制。网络小说和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是新的发表机制和新的传播机制造就的。

资料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在长时间内停留在对网络小说的文本研究上,2005年,王万举出版《艺术—文化学导论》一书,较早地提出了研究网络文学的新角度,该书在谈到网络文学的实质时指出:“网络文学产生后,社会上刊布了许多言论,但大多数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这是因为舆论所注重者在于文学,而没有注意‘网络’,也就是这种文学的写作方式、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没有从文学的文化形态方面去考察。表面上看,这仅是一个路径问题,是一个直观文本或沿着以上三种方式而再到文本的不同。深入下去,可以说,这个区别影响着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是否能抓住实质。网络文学的实质,是网络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在互联网上创作、发表和传播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有了这个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才有文本的特殊性,研究这个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是研究文本特殊品性的正确路径。事实上,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发表方式就已经存在了;在互联网使用的今天,不上网但与网络文学类似的创作方式、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存在着。例如许多手抄本小说的流行,例如许多文学社团和文学沙龙的存在。当然,笔者用的词是‘类似’,网络文学的文化形态的特点是它的私密性和虚拟性,这是和许多社会传播方式不同的。发表的绝对自主与自由,传播的迅捷和广泛,创作的私密化、私人化和身份的虚拟化,是互联网所给予的,可以说,它开拓了文学变化的天地。我们应该将对互联网文学的这种文化形态的研究与对一些类似的文学文化形态的研究结合起来,而对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文学’(文本)的研究则应侧重其宏观和走势方面。‘互联网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因其将审美主体和客体、欣赏行为和创造行为、文学和活动、结果和过程融为一体,致使文学文化化了。它使人人成了一个独存的世界,在否定了‘作家’同时,它也将不同艺术形式的主客体格局的界限打破了;最后,它虚拟了网上文化氛围的‘生活’,将情感、观念和仪式连为一体,造成了排斥网外生活的个人心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本文对网络文学的探讨,基本沿用以上的角度。十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已使其作为文化形态的特征显露无疑,王万举的上述论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从文化形态上总体把握网络文学而不是只做文本分析,我们才能抓住网络文学的实质,看准它与所谓“传统文学”的异同,预测它的发展方向。

2、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   文学的“网络阅读”方式导致网络文学产生了“碎片化”倾向。所谓“碎片化”,第一是指非连续性,第二是指淡化各文学要素包括价值导向的心理效应。“第一”是因,“第二”是果。传统文学的阅读也有碎片化的因素,特别是1993年至1998年期间的所谓通俗文学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碎片化阅读方式,但是其碎片化程度仍然不能和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相比拟,网络文学阅读进入手机化之后其阅读方式的碎片化更加明显,阅读不是为了记住什么,不是为了读解什么,而只是一种文化消费的需要,这并不是说有一个特定的人群有这样的习惯,而另一个特定人群没有这样的习惯,而是说几乎每一个人(不分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高低)都有这种文化消费的需要或称“信息输入”的需要。网络文学碎片化阅读方式是特定文本(通俗文学)、网络阅读机制和受众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宜于碎片化的文本,网络阅读机制培养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处在日益紧张生活节奏中的人对碎片化阅读的选择,三方面因素的合力使得这个阅读机制一旦形成便难以打破。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式有碍于劝善与审美心理的铸成。

3、网络文学的市场机制  网络文学发端于草根,从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主导,以谋取经济效益为创作动机的,它是“互联网+”这种市场行为的延伸,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媒体的发展至互联网阶段后,“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社会和文化实体,一种产业,一种机构,一种机制,一个所有文化形态的发展龙头。媒体是“内容产业”,也就是出售内容的产业,“文学”不过是它出售的诸多内容中的一项。中国网络文学正是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网络文学就是网络小说。有的网络文学理论家将传统作家说成是“在写作中生存”,而网络作家则是“在生存中写作”(意为网络作家不是为生存在写作),这是不确切的。网络小说家中不少人是靠网络写作生存的,他们才是在写作中生存。正是这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迎合了“互联网+”的大趋势,以文学为内容和“卖品”与互联网媒体构成了“网络文学”这种特殊文化产品的购销两方,共同培植、强化着一个庞大而又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群。应该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的产业化包括文学的产业化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也正如市场经济的其它要素一样,文化市场包括文学的市场也决不能离开社会管理;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生产的目的必须是在周而复始的受众的“文化消费”中使广大受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到不断提升。因之,文化品的生产包括网络文化品的生产更需要加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社会引导和社会管理,市场机制只是我们繁荣网络文学的手段。

综上所述,可见,网络文学是以互联网为发表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文化形态。网络小说之所以在很长时期里充当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是因为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只有它以通俗化形式融进了网络文化的市场机制即“互联网+”。只有从文化形态上而不仅仅从文本上把握网络文学才能抓住其本质特征,正确地总结其发展脉络,从而制定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

由于市场机制的运作和受众的广大,“网络小说”长期以来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这个特定阶段行将结束。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必将扩大。归结起来,作为文化形态的网络文学其意义在于:1.强化了文学的市场化的机制,从而助推了文学的“有效接受”。这种机制的实现不仅在于文学成果的有效出售,而且在于将作者和读者通过利益链条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这个联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在知识爆炸、文化产品过剩的信息化社会里(波普尔:“世界三”)解决文化的有效化入和文化品生产过剩的有效途径。如同确立市场作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样,文化的产业化包括文学的与市场对接也将起到对文化品生产包括文学创作的良性助推作用。这种机制的实现大大强化了以互联网为工具,以价值规律为链条的文学向其它艺术形式及文化形态延伸的产业链条。现在,从原创网络文学作品到影视、动漫、游戏的市场机制已非常完善。这不但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大大提升了文学的有效接受。在传统文学的实现机制里,虽然这个链条也已经出现,但它们的链接充满着偶然性,链接的速度和力度难以望网络文学之项背。2.文学的网络机制开启了“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新时代。文学的网络发表和传播机制是相对自由和自主性。据网络文学理论家马季统计,网络文学产生后的第一个十年“无论是按字数还是按篇计算,其原创文学作品已经远远超过当代文学60年在纸介媒体发表的总和。”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慕容雪村、江南、今何在、王小山等一批网络作家声名鹊起,在声望上迄今为止只有所谓80年代作家群能与之相媲美,为后起纸介作家群所望尘莫及。更为值得高度注意的是互联网的发表机制和传播机制开启了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新时代。现在,通过网络媒体各种发表形式发表文学作品的人数之多已难以统计。这虽然不是文学实现的最佳形式(后面论及),但确是公平这一普世价值在文学上的实现,其社会意义十分深广。3.网络文学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成长。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社会大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给予生产力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网络作家”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反映的是文化生产上的分工。它是1993年所一度涌起的“作家下海潮”和“职业作家”这一社会现象的螺旋式发展。它给予我们现行作家体制的改革和其它文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4.网络文学创造了新的题材和体裁。网络小说的所谓类型化,如玄幻奇幻类、穿越类、架空历史类、武侠仙侠类、都市言情类等等,既是题材的规定性,又是体裁的规定性,反映出将题材和体裁合二为一作为划分的特征。更重要的也许是,许多传统文学中从未见踪影的新形式搬上了网络,如“点评”和“段子”。“点评”是一种文学评论的新形式,它虽然不进行高头讲章和逻辑分析,但却毫无掩饰地讲出了自己的好恶。特别是这种点评直接和作者的物质利益相联系,因此不能不说它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文学评论。“段子”本起于草根,风行于青萍之末,但它却是作者的真正呼声。你可以说它不是文学,但好的段子并不缺文学要素,其作用大过某些大部头作品。这种段子在我们的传统文学“四大件”或“五大件”中还未找到,它有时像杂文,有时像特写,有时又像小剧本。我们不如把它看做一种新的文体。这种态度有利于我们重视新现象,研究新问题。5.网络文学(这里指市场化的网络小说)创造了十分庞大的受众群。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及用户规模走势分析》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33亿人,在网民中渗透率为41.3%。此后网络文学用户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2015年国内网络文学用户达到3.5亿人,渗透率首次过半。预计2016年国内网络文学用户会达到4.5亿人,较之2012年,四年的时间翻了近一倍,届时的渗透率将达到64.3%。造成“网络文学”用户激增的原因,一是网络小说的通俗化乃至庸俗化对受众的强大的吸引力,二是网络这一新的生活方式的吸引力。虽然这里的“网络文学用户”的概念不同于“文学读者”,网络阅读有很强的碎片化因素,但也足以说明网络文学受众群已经是十分庞大了。网络文学的受众是网络文学这一文化形态中的重要元素,它对于网络文学的创作有着极其强大的反馈功能,受众的价值导向、审美情趣直接对创作的发展有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8年网络文学(即网络小说)以通俗化文本和网络发表、传播机制及市场化运作迅速发展,是1993年至其后的五六年间文学的雅俗分化和俗文学的迅速发展的延续。它们是社会信息化、文化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文化产品按世贸规则进入中国)催生的。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仅从其文本上把握是不够的,而应该从文化形态上整体地把握它。网络文学的理论探讨至少进行了10年,10年来的讨论虽然成果显著,不乏睿智的感悟和逼真的现象描摹,然而并未抓住它的本质特征。这也是网络文学理论界至今未能对其发展做出预测以及未能提出促进方略的原因。马克思说:“自然科学日益通过工业进入生活,从而为人的解放做准备”。使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的直接触媒是互联网,它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的文学行为。因之,促进网络文学发展的方略不能仅仅着眼于创作,而应扩展到文学形态的各个方面。如果说,过去近20年的发展表现为新兴媒体对文学(内容)的需求(互联网+文学),今后的发展则表现为文学对互联网为龙头的媒体的需要(文学+互联网)。真正的发展正在于后者。

三、创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引导机制,促进河北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要想对助推河北网络文学事业精准发力、科学施策,还需对河北网络文学的现状作一分析。谈网络文学的特征,需要以纸介文学为参照,谈特定区域的网络文学,需要以全国网络文学的总体特征为参照。在讨论了全国网络文学总体特征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河北网络文学”作一界定,尽管将互联网机制下的文学与行政区域联系起来是很困难的。那么,什么是“河北网络文学”呢?第一,它是指河北籍并且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生活的网络文学作家。这种“生活”又分为四种状况,一是以网络写作为生的,即所谓职业网络作家,他们大多与文学网站签约,有不菲的稿费收入。二是有稳定的其它生存手段,网络写作只是业余工作。他们中间有些人在体制内,有些则在体制外。三是在文学体制内工作,属于传统体制中的“专业作家”或“文学编辑”或从事文学工作。这部分人是所谓“两栖作家”,他们原本在纸介文学领域经营有年,“上网”只是不久前的事情。随着“推动传统作家上网发挥正能量”的持续,这个群体会有大的发展。四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近几年来,大学生研究生在互联网上发表文学作品的越来越多,有些人的写作收入已高到足以谋生的程度。第二,它是指没有河北户口但在河北省区域内生活的网络作家。第三,它是指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网站以及经营者。河北第一家文学网站是2000年6月20日(参见2000年7月21日《河北日报》及多家媒体报道)由河北省作家协会影视部设立开通的“中国雷锋”影视文学专业网站。遗憾的是,这家网站在运行三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也一直未能进行商业化操作。第四,它是指河北籍并且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生活的网络文学评论家。由于网络文学机制与传统文学机制的不同,网络文学评论的文本特征、发表方式和传播方式也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区别。业内人士公认,评论与创作是文学事业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人们一般从“抓”文学工作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其实,伴随着创作的大发展,评论的大发展是必然的,二者共同创造着文学的繁荣。此外,文学评论还是作品的传播力度和接受效果的晴雨表,特别是在网络文学体系内更是如此。网络文学评论队伍的构成也与传统文学评论队伍的构成有很大区别。第五,它是指传统作家队伍的“上网”。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传统作家“上网”势所必然,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深度融合也必将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作家的“上网”自然也是网络文学工作,传统作家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学”的工作对象。

十几年来,河北省网络小说作者从最初在榕树下、天涯等少数网站发表作品,逐渐过渡到在起点中文、17k小说、纵横中文、创世中文、晋江文学、潇湘书院、阿里文学等家以网络小说创作为主体的网站发表作品。根据现在已经掌握的情况,我省网络小说作者整体数量在千人左右,整体创作成绩不及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但是,河北签约网络小说家其阵容已十分可观,其中不乏明星人物,如起点中文的录事参军,17k小说的梦入洪荒,纵横中文的知白,创世中文的何常在,晋江文学的张瑞,阿里文学的短刀,掌阅的随轻风去等。这些作者大都是全职创作,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已耕耘多年,著有千万字以上的网络小说,并有庞大的粉丝群。

这些小说家的创作涵盖都市言情、武侠、仙侠、历史、官场、商场、玄幻、古装言情、军事、科幻、豪门总裁、职场、灵异等多个类型。个体作者往往以一个类型为主,但也有创作多个类型的作者。

河北网络作家的作品,表现出作家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潜力。

河北网络作家的作品,向其它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的转化还不成规模,特别是没有出现大作力作。

河北省网络文学建设上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自己的创作与传播平台,所有的网络小说作者都是在外省市的平台上创作与传播,其中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地为主。

综上所述,考虑到河北网络文学的总体构成特点,依照作协职能所及和网络机制的可能性,我们助推河北网络文学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作家队伍的建设上。

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是决定“做什么”的逻辑前提。人们关于事物“是什么”(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做什么”则随着认识的深化而逐步展开。我们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今天应由文本层面而提升到文化形态层面,促进网络文学发展的措施应从应对“当务之急”。提升至建立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的层面和谋划具有前瞻性工作的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河北省作家协会在促进河北网络文学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推动传统作家进军网络阵地传播正能量。2014年5月23日,省委在省作协召开了河北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省作协展开了以“推动传统作家进军网络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各项工作。第一,强化《河北作家网》的编采工作。经过改版(即重新设置软件),《河北作家网》增强了信息发布、网评、工作交流、作家作品发表和互动等功能,拓展了网上文体,加强了与省作协纸介文学媒体的互动。第二,建立河北当代作家作品数据库。经过多方面努力,《河北当代作家作品数据库》于2015年上半年基本建成开始常态化运营。这个数据库的建成,为推动传统作家作品的“上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纸介文学网络化打下了基础。第三,成立网络文学中心。省作协一直没有专司网络文学的职能部门。2014年5月23日后,省作协加快了筹组网络文学中心的工作。2014年7月,网络文学中心成立。省作协将《河北作家网》的编采、《河北当代作家作品数据库》的编录运营及河北网络文学的工作交由这个中心统一负责。网络文学中心的成立,整合了省作协的网络文学工作,合理配置了资源,对全面展开和逐渐深化网络文学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第四,展开对河北网络作家的调查摸底和对“网络文学”的调研工作。网络文学中心成立后,立即展开了对河北网络作家的调查摸底和对“网络文学”的调研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调研,基本摸清了河北网络作家的情况,形成了对“网络文学”本质特征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是不能局限在对文本的认识,而应从文化形态上整体把握网络文学;二是促进网络文学发展的措施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其文化形态本质特征的把握之上。在全国业界未发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应该如何着力的情形下,得出这两点认识是不容易的,也是有意义的:它代表了河北文学工作者思想理论的整体水平,为网络文学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基础。第五,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发表和传播作品的经验交流。2014年5月以来以“推动传统作家进军网络阵地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工作,在操作中实际发展为为全面助推网络文学发展而进行的基础建设:机构建设、机制设计和项目设计。

常态化实施“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创作活动。2015年和2016年,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连续组织了两届“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创作活动,

目标任务

(一)通过举办这一活动创作出一批讴歌好人善举的文学精品和网络言论,在全国相关网站、微博和《河北作家网》上陆续发表,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群众“善行河北”的正能量。

(二)通过举办这一活动,组织更多的作家进军网络阵地传播正能量。

(三)组织作家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发现一批凡人善举和英雄壮举,以文学形式传播善行河北的典型事例。

活动内容

本项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采访与创作相结合、作品发

表与研讨相结合,写好人善举和学好人善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 两届活动每次历时六个月,每次组织70名左右的网络作家深入农村、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发现和采访好人好事,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写作。作品陆续在全国各文化网站、微博和《河北作家网》发表。

(二)每届组织10名左右评论家利用网络传媒发表言论,历述“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的社会影响,评论网络作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三)每届组织5次左右网络文学作品座谈会,加大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度,提高网络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

(四)每届邀请3—5名省外优秀网络文学作家来冀介绍创作经验;组织10名左右我省网络文学作家与省外作家互通交流。

活动的社会效果

2015年和2016年两届“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创作活动共创作纪实文学作品130篇(部),网络发声(评论)近百次,这些作品在读者和网民中激起强烈反响,为“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这次采访创作活动,也实现了网络作家自我教育的目的。

举办青年网络作家培训班。2016年暑期我们举办了由90名在校文科研究生中的网络作家参加的研修班。举办研修班司空见惯,但特意组织研究生中的网络作家举办研修班,却是有考虑的。这批人的作品虽然知名度小,也没有进入市场化操作,但从整体上看涉及体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健康,充满着人生理想和向善的主导观念。这个群体具有与“网络作家”同样的网上生活习惯,熟悉网上发表和传播的套路。举办这个群体的培训班,旨在打造网络文学新的梯队,在“网络文学”由“网络小说”向名符其实的网络文学转型之际,占领网络的新天地。

配合省委宣传部直接抓的打造网络冀军活动,加强网络文学评论,打造网络文学评论冀军,强化对网络文学庸俗化的说理式、专业化批评。2014年5月至今,我们结合调研活动、“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创作活动和办青年网络作家培训班,有意识地增加了评论的环节,配合了省委宣传部直接抓的打造网络冀军活动,为全面制定网络文学评论工作的规划积累了经验。

助推河北网络文学向其它艺术形式的延伸。这是河北网络文学的弱项,一年来我们就此专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确立了以反映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以微电影和影视套作的方式,创作有河北特色的“拳头产品”的详细规划,现已着手实施。这种以作品为龙头的方式,是推动文学向其它艺术形式转化工作的有效方式。

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组织起来形成合力。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一系列网络文学工作的积累,我们于2016年11月3日召开了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省网络作协的成立。成立省网络作协回应了广大网络作家的热切期盼,找到了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受到了广大网络作家和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省网络作协吸收创会会员55名,宣告成立后不到三周,便又有近200名网络文学作者提出了入会申请。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成立网络作协深受广大网络文学作者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第190页)。通过两年多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工作经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整合既有经验,明确主攻方向。这个主攻方向就是不断加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正面引导力度。我们需要在这一总目标下,整合以往所有举措,使之形成一个方向明确、有操作性、有实际效果的工作机制。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用此比喻社会工作,就是要把各个要素协调起来,使之成为互为平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并具有某种内驱力的工作系统,同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将这一系统常态化。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效,才能焕发每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是孤立地、随意性地搞搞活动,抓抓培训、研讨、评奖所不能代替的。有鉴于此,我们于2015年底提出了创立“面向网络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引导机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以期形成促进河北网络文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依据新旧媒体深度融合、自媒体大发展的新形势,继续创造新的工作方式,丰富这一引导机制。

建立这个工作机制,要以网络文学这一文化形态的新变化为参照。任何特定的艺术形式都依存于特定的物质手段,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媒体的产物,随着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体”正在向以互联网为龙头,以多媒体融合为特征的经济文化实体迅速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截然二分的状况也在迅速变化——它不但表现为传统作家纷纷上网,也表现为网络作家纷纷下网。新旧媒体的融合也使得读者和作者、阅读和互动、读者与评论者变得模糊起来,这一现实对我们习惯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形成机制的目的是保证我们对于河北网络文学发展所有助推措施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除了对“网络文学”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之外,还要对“河北网络文学”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省作协和省网络作协要紧紧围绕“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谋划工作机制,根据自己“力所能及”将工作抓实、抓好。

以在创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引导网络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在创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要内容。网络作家大多具有文学创作所需要的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定能创作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作力作。我们要以“出人、出作品”双丰收为目标,总结两届“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创作活动的经验,强化和填充符合这一目标的元素。根据网络发表的特点,两届活动所创作的作品都实行了多次发表和不断完善的方式。今后,这一方式中要加进吸收读者意见和被采访人意见的环节。举办这一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网络作家们自身受到教育。在两届活动的“改稿会”上,大部分网络作家谈到被采访的道德模范事迹时都流下了眼泪。他们的感动说明,这一纪实创作活动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是一次作家自我教育的活动。今后,要进一步强化网络作家与被采访对象的见面会这一环节,使原来“一对一”的交流扩展到“一(一个道德模范)对多(多个采访作家)”。

机制的形成:纪实创作活动与多题材、多体裁上网构成工作机制中互为平台的两面。带有一定受众面的纪实文学上网,拓展了“网上文学”的题材构成与体裁构成。两届纪实创作活动吸收了少量的传统作家上网,故而它又与“推动传统作家占领网络阵地发挥正能量”构成工作机制中互为平台的两面。

拓展网络文学的体裁领域。河北网络文学的发展,不应该是某种体裁的一花独放,而应该是各种样式的全面繁荣。新旧媒体融合之前,网络小说之外的其它体裁的作品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大的发表量。张家口市网络诗人赵奇伟不但发表了大量的诗作,还创立了“中国诗歌网站”。

资料   中国网络诗歌学会成立于2010年10月,发起人、主席为张家口诗人墨写的忧伤(赵奇伟)。中国网络诗歌学会自成立以来,秉承先进文化理念,团结各地诗人,推动诗歌及诗歌理论的创作和创新,为发展和繁荣中国诗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从成立之日起创办 “中国网络诗歌”网站和《中国诗》杂志。

“中国网络诗歌”网站是大型综合型文学网站,以诗歌为主,兼容多种文学体裁。诗歌栏目有现代诗、旧体诗、新歌词、散文诗、诗赛、诗译、诗论。其他栏目有小说、故事、杂文、散文、剧本、日记、童话。目前,日浏览量20万人次,是全国最有影响的诗歌网站之一。

《中国诗》为双月刊,突出“高远、纯粹、关注、发展”之纯文学精神,固定栏目有“黄河之水”、“笔向建安”、“惊涛拍岸”、“古风今韵”、“散文诗叶”、“诗网选萃”、“诗心在线”、“缘于诗话”、“本期诗星”等,至今出刊41期,已发表2万余人次作品10万余首,在国内外诗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同时,中国网络诗歌学会已成功主办 “佳益杯”海内外诗歌大赛、“大好河山张家口”全国诗歌大赛、“唱兴河北,共迎冬奥” 全国诗歌大赛、“美丽桐庐” 全国诗歌大赛等10余次大赛,并按届在南京、张家口、北京、金华、高密、合肥、威海、沧州、太原、郑州等地召开“中国网络诗歌年度颁奖大会”和 “中国诗歌创新研讨会”,奖励优秀诗人500余人次,义务培训诗歌爱好者2000余人次。

刘成彬、风飞扬等人的散文拥有一定的网络受众。高校在校研究生群体中的网络写手大部分是写诗歌和散文的。因之,拓展网络文学的体裁领域,实质是在新旧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机制里,助推各体裁文学作品的精品创作和接受,特别是后者。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各体裁与市场对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不必只走由读者购买阅读这一条路子不可。在文化市场化的社会条件下,艺术成果实现经济价值的路子是宽广的。一些票房收入较小的艺术门类取得经济收益的经验值得借鉴,文学的各种体裁的创作都要尽最大可能争取市场回报,并强化将市场回报认定为有效接受的自觉意识。

乘新旧媒体深度融合之势而上,助推两路作家互鉴互学。两路作家互鉴互学至为必要。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新旧媒体的融合正在深化;在各级作协的强力推动下,传统作家“上网”之势方兴未艾;网络作家“下网”(即网络当红作家稍后或同时利用纸介)之习早已形成。在多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今后作品的发表和传播将不再是纸介与电子传媒井水不犯河水。传统作家作品深厚的生活基础、正能量的思想内涵、规范化的语言,都是网络作家特别是网络小说家应该努力学习的;网络小说家对网络发表和传播机制的稔熟、网文产业链的打造以及受众的广大都是传统作家所应该努力学习的。省作协和省网络作协,应充分发挥团结引导、服务协调的社团工作职能,通过抓人的团结,实现两路作家互鉴互学共同繁荣文学的目的。传统作家应该看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覆盖度极高。上世纪80年代末,那个“写给21世纪人看”的著名口号,今日已成笑柄。“文学”从来就是包括“接受”在内的完整的文化形态,利用强势媒体发表和传播作品无疑是扩大受众的重要手段,而向网络作家学习运用网络发表、传播机制,学习他们对文化市场的开拓,则是自己作品“实现”的重要方式。网络小说家应该看到,随着新旧媒体融合的深化,国家“净化网络空间”一系列法规的落实、新的作家群体的“上网”和受众向善与审美素质的提高,“网络文学”的转型时刻已经来临,网络小说“自新”势所必然。而向传统作家学习,则是创造新的网络小说艺术的必经之路。因此,从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而言,抓传统作家“上网”和打造网络作家新梯队等,是“反弹琵琶”的工作方式。

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机制”功能。2016年暑期的“青年网络作家培训班”后,已有半数以上参训人员发表了有一定影响的新作,小说作者由3名发展到了23名。办培训班包括作家大专班、文学院是建国以来我省建设作家队伍的老办法。应对网络文学的新趋势,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机制功能,使之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网络文学,是今后办培训班的努力方向。

机制的形成:1、采取“带着问题学”的方式办班,把培训工作与常态化的“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创作活动、推动传统作家“上网”工作结合起来,把总结创作经验、学习运用网络机制及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培训。2、分类型办班。

引进网络文学繁荣的新的评价体系,助推网络文学向其他艺术形式和向其它文化形态的延伸。网络文学的繁荣,作品向其它艺术形式的延伸力度和向其它文化形态的延伸力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与其他省市区的网络作家相比,河北网络作家的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的比较少,引起较大反映的还没有,河北网络作家的作品向其它文化形态延伸的事例目前也没有。时下舆论认为,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剧、动漫和游戏的概率很高,这是不正确的,事实是文学的网络化发表和传播机制为网络文学作品向其它艺术形式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延伸创造了比纸介文学机制更便利的条件。促进河北网络文学的“延伸”工作,就是要利用这个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更新观念,科学地理解网络文学的“繁荣”,它并非只是指创作的繁荣和直接读者的广大。我们要利用网络作协的平台把专业化的服务作为“服务”这一社团职能的第一要务,以组织连续的、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链接的、产业化的、以互联网为传播龙头的、带有“河北”标签的“拳头”作品作为主攻任务。同时,集体搞作品又是会员联络联谊的最佳方式,我们要把常态化的网络文学培训班办成网络文学创意和网络文化创意的策源地,办成“拳头”产品的孵化地和中式车间。“善行河北,美传网络”纪实创作活动中的好作品,也将尝试进入延伸链条。实现这种延伸,第一位的工作是寻找河北籍网络作家作品中的“眼”,也就是寻找作品中与社会思潮的契合元素,这项工作内容也要随着培训班的常态化逐渐填充进去。

四、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几点预测和促进河北网络文学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几点建议

网络文学和纸介文学将成为同一文化形态。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媒体所派生的文化形态。由于市场化程度高和受众面大,致使网络小说及游戏化文本在长时期里成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纸介媒体(这是一个机构)是文学物质手段(语词、文字)的延伸,网络媒体是这一延伸的再延伸。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虽然早已在纸介文本中出现过(如通俗化和庸俗化),其文化形态的特征也早已在纸介文化形态中出现过(如阅读的碎片化、互动功能等),但网络文学及其文化形态却将这些特征推向了极致。自2010年新旧媒体走向融合以来,媒体正朝着以互联网为龙头的多媒体集合体的方向发展,纸介文学作品借助网络传播及传统作家“上网”(运用网络发表和传播机制)已成时尚,文学的互联网发表和传播方式也正在走入纸介媒体(纸介发表的“三审制”已名存实亡,“卖书号”“卖版面”已成惯例),新一代写手已经习惯运用融合后的“互联网+”……一句话,媒体的融合必将带来文学发表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在互联网机制主导下(龙头)的融合,“网络文学”终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然而,融合后的文学依然在接受面上和市场化面上有雅俗之分、文体之分、作家之分和作品之分。因之,有区别地建立对不同作家和不同作品在传播和接受上的评价标准,一视同仁地助推不同作家作品的传播力度和接受效果,将是文学工作的永恒课题。

迎接和助推网络文学创新。文学的网络发表、传播和接受不过是其物质手段的延伸,因此并不会创造新的文学之外的艺术形式(“网剧”等等不过是传输方式变化了的电影,心理感受方式无本质变化),但网络机制却能催生文学内部新的样式。“迎接”这些新样式是一个大题题,助推更是一个大课题。由不习惯到看得惯,由看得惯到深入了解,由深入了解到有效助推,都意味着文学工作的创新。

网络开启了“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新时代。据网络文学理论家马季在《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一书中估计,网络文学产生的前10年,无论是按篇数还是按字数,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已经远远超过当代文学60年在纸介媒体发表作品的总和。新旧媒体融合进程和纸介书刊“上网”进程开启之后,“网络文学”名归其实,真正成为了“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文学”。在这一定义下,不仅“网络文学”的发表字数和篇数难以统计,而且这种统计已毫无意义,因为,任何在纸介首发的作品都等同于在互联网上首发,只是受众有大小,利益回报有大小而已。网络发表的高度自主性、文学爱好者经济条件的日渐提高、发表和传播成本(相对于纸介)的低廉,给“人人成为作家”提供了条件。在所有的条件中,互联网机制是关键。可以说,是互联网而不是“网络文学”开启了“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新时代。美学史上,克罗齐从“艺术是直觉”出发,曾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命题。如果说,社会分工成作家和读者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那么,“人人都是作家”则标志着更大的社会进步,它是通由社会实践人的超生物功能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镜鉴。但是,艺术总是一种意识形态,总要外化,总要达人,建立在艺术是人的直觉基础上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是无意义的;今天,由互联网所催生的这种“人人都是艺术家(作家)”的状况毕竟是以作品的良莠不齐为前提的,它距离真正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作家)”的理想文化形态还有天大的距离。话又说回来,由于互联网,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那个“人人都是艺术家(作家)”的理想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课题是,如何在海量的艺术信息中判断谁是作家,谁不是作家?甲可以指责乙“不过是挣了几个钱”,乙可以指责甲的作品没有读者因而什么能量也没有;“在编的”、获过官方奖的是作家而其他人不是作家?总之,文学进入互联网时代极大地冲击着我们关于“作家”的思维定势,也冲击着我们助推文学繁荣的既有工作经验。然而,认识到“人人都是艺术家(作家)”是文化的前进方向,认识到互联网机制所催生的“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我们助推文学繁荣的机制和方式也就有了创意的方向。

作协和网络作协应该把助推优秀作品的有效接受,“引导受众”作为自己的工作面域。各级作协习惯于抓创作。1993年以后,抓创作前出至抓选题并冠以“抓精品创作”的雅号,延伸至抓获奖授家甚至争奖。网络小说创造了庞大的受众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学”本是包括着接受的文化形态,没有接受效果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条件下。作品有正能量但受众面极小与受众面巨大但作品庸俗这两种情况都不是社会主义文学真正的繁荣。看来,严重的问题是引导读者。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依据社团职能创新工作方式,花大气力狠抓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创造自觉地接受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的受众群。

将网络文学评论提升至网络文化创意的高度,助推网络文学题材、体裁和美的形态的创新。由于网络媒介与纸介在发表和传播机制上的区别,导致网络文学评论从文本到发表和传播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宜于由过去的“我注六经”的方式转变和提升为网络文化创意的方式,也就是为网络文学的题材、体裁和美的形态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我们应乘势而上,做出前瞻性规划,推进整个网络文学更上层楼。文化创意就是出主意,出点子做方案。过去的十几年,网文评论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在为作品文本的修改和叙事出主意出点子方面已蔚为大观。新旧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形势下,应在既有功能上开发新的功能,即为网络文学的题材、体裁和美的形态创新搞创意,为网文向其它艺术形式的延伸搞创意。行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中国,新的社会职业、社会角色、社会事件不断涌现,为网文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创造了条件。网络文学在新体裁和新的美的形态的创造上已小有成绩。将网文评论的功能提升至文化创意,将会极大地推进这一创新工作。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我们促进文学包括网络文学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依据网络文学的新机制创造工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以期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网络文学事业。

责任编辑: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