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理论评论>创作漫谈

花开燕赵动四方——“河北报告文学现象”侧评

来源:河北作家网   (2019-08-12)  作者:李春雷  

按语:

这些年,在省作协党组的关心支持下,河北报告文学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创作上取得了不俗成绩,引起了国内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2014年6月17日,在石家庄市桥东区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文理论家王万举先生第一次提议文学理论界和新闻界,要关注和研究“河北报告文学现象”。自此之后,李炳银、李朝全、崔立秋等不少专家撰写了相关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特别是在2015年9月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河北报告文学现象”成为中心话题,数十位专家发表了论文。王万举先生对“河北报告文学现象”的含义、成因及重点研究方向做了深刻阐述。他预测,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文学的虚构功能必将受到挑战,文学内部各形式的此抑彼长势所必然,河北报告文学必将迎来更大繁荣。

说实话,理论界的关注和鼓励,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过去,我们河北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大多是各自为战。现在,我们要有意识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力争创作出更加深入,更加深刻,更加精美,更加震撼的报告文学作品,进一步为河北和中国的文学事业贡献精彩。

感谢王万举先生在理论上的首次倡导!感谢李炳银老师在研究上的深层剖析!

 

河北作家协会报告文学艺委会主任:李春雷

 

这次,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年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河北省报告文学创作的成绩和现状研究。近年来,以李春雷、梅洁、一合等为代表的河北报告文学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勇于担当,队伍成军,作品成批,花开四香,彰显出特殊的文体创作态势,形成了备受瞩目的“河北报告文学现象”,这是需要很好认识和研究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接近和理解河北的报告文学创作现象:

一、异军突起,河北报告文学花果

在这个纷纭的世界和全媒体时代,尽管一本书、一首诗轰动社会的岁月不易出现,但是,事情总会会有例外。只要人们给予关注,就会有一些文学现象是会具有特殊表现的。

《河北日报》(201543日)刊发了崔立秋的文章《河北报告文学新崛起探因》,从“文学性”、“主体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因”。李朝全在《中国艺术报》(2015525日)刊发题为《记录时代,参与现实》的长文,对河北报告文学创作成果进行了扫描式述评。2015923日,“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河北报告文学现象’研讨会”在河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余名知名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及大学教授,对“河北报告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的研讨。就是因为河北报告文学有了属于自己“铜枝铁干”和“红硕的花朵”,成为带有河北独特文学现象的一道文化风景:

硕果累累,香远益清:

作为文学大省的河北,报告文学创作起步早、分量重、影响广。早在抗战时期,这里就诞生了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反映敌后抗日斗争生活的一部标志性作品;解放后,刘真的报告文学《西天取宝记》出版,1981年,她的《一片叶子》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有傅剑仁、张国明的《千日养兵》和蔡子谔的《原动力的潜层开掘》获得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一合的《黑脸》、梅洁的《西部的倾诉》、李春雷的《宝山》和关仁山的《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四部作品分获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徐光耀的纪实文学《昨夜西风凋碧树》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梅洁的《大江北去》、王立新的《曹妃甸》、李春雷的《木棉花开》等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终评备选篇目。梅洁的《创世纪情愫——来自中国西部女童教育的报告》、刘家科的《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关仁山的《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李春雷的《山生》等作品分获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奖项之外,还有一些作品入选各种选本,荣登年度排行榜,或以其它形式广为传播,影响深远。全国第一部多角度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善行启示录》,荣登20145月“光明书榜”全国畅销排行第一名。彰显河北独特的精神特色和人文优势的《裴艳玲传》去年首发后几个月销售十万余册,创近几年报告文学类图书销售纪录。根据《红脸》改编的电视剧《国家审计》热播之后,被观众称为“一部反腐力作”。《木棉花开》红遍大江南北,《夜宿棚花村》入选《大学语文》教材,《摇着轮椅上北大》作为当今励志经典,多年畅销不衰……

这,看似账单般的罗列,有力地向世人证明河北报告文学的丰厚成果

立足河北,辐射全国:

报告文学是对现实社会感知和描述的文学表达。对于现实社会重大热点、焦点对象的接近,是报告文学的重要特性。作家走进大事件、大工地、大企业,及时反映和记录社会舆情,为人民奉献优质的精神食粮,是河北报告文学创作的新常态。陈冲、一合的《路灯下的SARS》,王立新的《明星书记》,关仁山的《执政基石》,一合的《果实》,李春雷的《根系大地》和《善行启示录》,程雪莉的《寻找平山团》20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河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崭新成就内容。同时,河北作家并不拘泥于本土,只在本省范围内行走,而是放眼全国,触及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全局性话题。梅洁的《大江北去》和《汉水大移民》把目光聚焦全国关注的南水北调和移民工程;一合、薛景辰的《红脸》,聚焦中国审计反腐;王立新的《曹妃甸》、《首钢大搬迁》聚焦科技创新和国企大变革;李春雷的《我的中国梦》,反映党的十八大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先进典型、我国首型航母舰载机“歼15”战斗机设计建造统领者罗阳先进事迹,在《人民日报》整版刊发,举国关注。另外,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因病累猝死后,他及时创作了短篇报告文学《过早断裂的脊梁》,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在全国引起反响,柴生芳也被中宣部树为“时代楷模”。河北报告文学作家这些关注的眼光和行动的成果,是社会声息的表达,也是报告文学对于现实社会进程的很好呼应。

春雷阵阵,春暖花开

身为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艺委会主任的李春雷,当为时下河北乃至全国报告文学青年作家的领军人物。他是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唯一蝉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的作家。李春雷作品涉及领域宽泛,且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广、反应好。近年来,他的短篇报告文学创作更是一支独秀——文体意识强,艺术感染力强,时代映射力强,市场冲击力强,代表作有《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赶考》、《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上百篇《木棉花开》,声动四方;《朋友》又创三个“第一”,新华社历史上以通稿形式发表的报告文学,这是第一篇;全国各大网站以头条推荐的报告文学作品,这是第一名;被全国千余家报刊转载,这是第一次。鉴于李春雷在短篇报告文学创作上的突出贡献,我誉他为当今“短篇报告文学魁首”。

梯队人才,长效发展

河北文坛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匀称,梯次接近合理、规模初具的报告文学作家队伍。这支队伍相互影响,各有侧重,集合成军,各自发展。其中,既有从事创作数十年的老作家一合、梅洁,也有年富力强,创作激情高涨的中青年作家王立新、刘家科、傅剑仁、李春雷等,近年来,又有一大批青年作家雪小禅、程雪莉、田静、黄军峰及一批网络纪实文学作家等逐步成长起来。他们构筑起了河北报告文学老、中、青三代创作梯队,完善了传承有序、人才接力、长效发展的作家体系。

二、内外兼修,河北报告文学早春气象探因

河北报告文学继往开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盎然、涌现许多令人振奋的新现象和新成果,自有成就其原因存在。从我的观察看,主要表现在:

在文体艺术上有追求

河北作家的报告文学无论篇幅长短,虽然也有分野之别,但在文体上大都有分明个性艺术追求。报告文学这种相对年轻的文体,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变化历程之后,在中国深深扎根和努力推进,这是一种时代和社会强烈呼唤的必然。当今报告文学自身,尽管存在着雅俗互存,面貌芜杂的现象。在题材对象、价值取向、文学层次等方面的取舍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不少报告文学这样的非虚构作品,作家主观私自添加虚构成分,简单机械地面对真实,文字篇幅多而长、寡淡而无味,有经验事迹列陈而无文学语言色彩,泛滥宏篇巨构而欠缺个性化表达,多歌功颂德之词而少感人肺腑之情,一句话:图解政治功绩,缺少可读性、思想性。这种囿于直观功利目的的简单书写,是缺乏文学的特性和力量的。

河北报告文学作家,像梅洁、一合和李春雷就是其中的先进典型代表。他们在报告文学题材的选定和实际创作中,都十分的用心。梅洁的深情细腻、一合的绵密多姿、李春雷的奇妙精简等文学艺术特点,就十分突出和分明。那些来自于生活基层很多人物故事、引领读者穿越生活表层、抵达生活里层的真善美,通过作家心灵的追思与诘问,接地气、有温度、耐阅读实现了真实向文学的巧妙转化,用文学艺术的表达为历史留下了永久的痕迹。

在创作态度上有担当

长期以来,河北报告文学作家脚踩坚实大地,坚持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这体现的正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汶川和玉树地区地震灾害发生后,李春雷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深入现场采访,撰写了《夜宿棚花村》、《索南的高原》、《玉树日记》等优秀作品,及时专递出灾难来临时的民族大爱和时代精神;梅洁不顾年事已高,跋山涉水,饱含乡愁和乡情,二十多年持续关注、书写南水北调大工程,完成关于“生命之水”的文学报告;一合多年潜心用权执法对象的人物生活,赞美崇高,鞭笞丑陋精神行为,书写报告了许多令人沉思的社会生活情景;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傅剑仁连续十多年参与涉法涉诉上访的处理和化解工作,多次接访,倾听上访群众心声,深究上访案件的缘由,成就了他的触及社会敏感题材的《上访》;程雪莉历时五年,采访调查,细心打磨,才有了对历史反思和对英雄歌颂的《寻找平山团》……这种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积极介入和表达的自觉精神,正是河北报告文学作家成功的缘由所在。

在题材选择上有眼光

报告文学是作家个人的文学行为,但由于报告文学在很多方面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就使得报告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对象、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必要的行政支持。河北省作协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尊重作家的创造个性,不越俎代庖。据说,2012年,反映河北农大果树930126名学生15年资助病逝同学双亲的感人事迹的《果实》;2013年,呈现河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一大亮点的《善行启示录》和《善行河北》;2014年,表现领袖与作家深厚情谊的《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表现解放前夕非凡历史的《赶考——西柏坡感思》、表现一代名伶大师的《裴艳玲传》及关于秦皇岛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纪实的《追梦》;2015年,记述英雄群体奋勇抗战历程的《寻找平山团》、发挥网络作家的作用而在网络上开展的“善行河北,美传网络”大型纪实文学创作活动、反映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家庭美德故事的《美丽乡村》和《最美家庭故事》……都是在作家选择之后,河北作家协会给予热忱积极协助后完成的作品。这种尊重文学规律,又能够给予必要支持配合的领导作风,是值得那种只管行政管理,主观号召,以静待收的守株待兔式的文学领导管理单位很好借鉴的。

确立报告文学的重要位置

在这个“生活比想象和虚构更精彩”、“真实很可能会淹没虚构”的全媒体时代,循旧文学难逃边缘化的命运,故事的讲述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文学从内容思想和形式表达都必须契合这个时代,在时代的感知和传达方面立于前沿。在书写变革大时代、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社会生活矛盾方面,报告文学似乎比诗歌、散文、小说更快捷,更加直接和充分,真实表现出时代的个性存在情形。河北省作协领导魏平既是领导干部,又是一名散文作家。她有一种前瞻性,上任之后,就意识到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时代现实性在全面部署文学创作的时候,着重确立了报告文学创作在作协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用报告文学真实地讲好河北故事,在助力河北绿色崛起的进程中,凸现报告文学作家的真担当,发出报告文学作家的好声音的构想。这为河北报告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

做好报告文学的多方服务

追求本土报告文学在全国文学格局中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体现出本体性、时代性、全国性等新特征,为河北报告文学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和生长土壤,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一是创作与评论并举,形成“抓”的机制。即,作品创作前,对作家的写作提纲思路进行理论指导;作品创作中,组织评论家进行初评改稿会;作品出版后,组织不同层次的作品研讨会。比如,中途就对《裴艳玲传》《果实》等作品组织评论家提前介入,批评不留情面,集思广益,保证质量。今年九月,在北京为青年作家程雪莉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寻找平山团》举办了大型研讨会,等等二是推介与传播并重,强化接受效果。文学存在的社会环境变化了,一切文学效应都在变化。而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省作协把抓传播力度和接受效果作为作品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好作品入心入脑,起到好作用,赋予优秀作品以经典性影响,具有传播的可能性。省作协党组联系省内外的一些报刊杂志、出版社及网络平台,宣传推介作品的出版发行;向影视局、评论家推荐作品,增添走向社会的渠道;如推荐《裴艳玲》在本省报刊连载,举办《善行启示录》读书征文征评活动,促使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牢报告文学的发展基础河北报告文学“老中青”阶梯式作家队伍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省作协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挖掘和扶持。他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专门的报告文学艺委会,团结凝聚全省有创作实绩的基本作者队伍。并多次举办培训班,邀请名家讲座,采取重点作家推荐扶持制度,将报告文学作家优先推荐进入省文学院;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与外界的文学交流活动,加大与名家、名编、名刊的联系,提升作品内涵,开阔作家视野;为报告文学作家(包括网络写手)提供创作实践的锻炼机会,承担重大选题的创作任务。

三、记录时代,报告文学的春天已经莅临

从“河北报告文学现象”中可以看出:报告文学作家不是书斋型作家,其作品不是表面化歌功颂德、从故纸堆寻求故事;只有走进火热的生活,用双脚丈量辽阔的大地,用双眼发现社会的亮点,用双耳捕捉时代和人民的声音,用一颗炽热的心去认真思考,才能撞击出灵感的火花,进而用双手书写出触动灵魂的优秀作品。

尽管河北报告文学成绩瞩目,却依然“在路上”,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全国一线青年作家的数量还稍显单薄,作品的思想力度有待提升,青年作家作品的经典特质不够,有“高原”而缺少《木棉花开》《朋友》之类的“高峰”,等等。真正具有独特发现思考和精妙文学艺术表达的厚重大作品,还很欠缺。即使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家,也有局限和短板需要设法弥补。针对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认真探讨和总结的课题。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此殊荣。写实文学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力地证明了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学文体的根本指向性巨大影响力、也说明作家的历史责任性和使命的艰巨性。不管这次奖项的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因素,但这是从世界的眼光和角度对写实文学在文体价值作用重要性的再确定,是对这种文体时代影响和趋向的突出指引,很有增强我们报告文学作家继续坚定前进的力量。河北省报告文学近些年来的发展收获也说明了这样的事实,使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报告文学的前景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