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物风采>名家荟萃

又逢清明祭炳森 “刘隶”花盛九州馨

   (2022-04-17)  作者:崔春奇  

       ——纪念中国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逝世17周年

第一部分

忆往昔岁月峥嵘

盼法师春奇有缘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腴深厚。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殷墟甲骨、商周鼎彝、荆楚帛画,尽显先民书画精思;敦煌莫高石窟,壁画精美绝伦,国人和全世界为之倾倒折服。“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历代书画大家层出不穷,灿若星斗,光耀千古。《兰亭序》、《祭侄稿》、《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一件件稀世珍品、旷世国宝,乃是国人和全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放眼全球,唯有我中国书法的载体汉字是传承数千年而不衰落的文字;书法、篆刻申遗成功更加表明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得到国人和全世界的厚爱和珍重。如果说,中国和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珍藏的中国古代书画,彰显了我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辉煌的过去和昨天,那么,包括刘炳森在内的当代和而今有建树的书画家们,也已然或正在以他们的精品佳构,接续充实着中国和全人类的艺术宝库的今天。

苏丘人巡礼武英殿

崔春奇再叩恩师门

       世界的北京。

       2017年1月18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历史又注定了它将被后人想起……

       恢宏的故宫博物院。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反衬着研究者炽烈的期盼,求知者由衷的热情。

       壮丽的武英殿。

       500年的武英殿,迎来送往,早已习惯,而今天,她古貌新颜,别开生面,正为已故中国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举办规模宏大为期两月的书画作品暨文献展,纪念他诞生八十周年。观者如潮,人流不断……诠释着意义的非同一般。

       作为河北栾城苏丘人的我,怀揣着与众不同的情感和心愿。我想的是,追寻先生 足迹,重温先贤精神;我为的是,弘扬经典,再叩师门。我缓缓走到殿下,又迫不及待地进入。瞬间,让我感到先贤又一次带给我的震撼。此刻此时,仰望着炳森先生和蔼可亲的遗像,默诵着炳森先生雄浑遒劲而又典雅秀逸、气势磅礴而又潇洒鲜活的书画文献,注目着系统介绍炳森先生生平事迹的图片,我一直波动的感情潮水,翻滚着记忆的浪花,逐渐冲开了思绪的闸门,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

       忆往昔岁月峥嵘,盼恩师春奇有缘。1951年春,我出生在“三苏”祖籍河北栾城苏丘村, 在爷爷和父亲督导下,9岁开始接触书法。 在完小和初中,临写颜、柳、赵和欧派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等,先后得到林荫英、赵一之等先生有力而亲切的辅导。在初中阶段,我又喜欢上隶书和毛体草书。临摹毛主席草书诗词手迹,已成为课余最感兴趣的美事。我把隶书写在学校大操场周边墙壁上,也常把临摹的毛主席手书诗词作品送给朋友。就这样,逐渐培养起自已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以至于成为终生的业余爱好和精神寄托。我觉得书法不仅形体美、表象美,而且是个人总体文化素质艺术造诣的展现,是文化人的脸面和体面。历代大书法家,他们有的以线条优美见长,有的以笔画雄健出众,有的则以间架潇洒驰名。对古圣先贤的追摹,对提高书艺的渴望,成为青年崔春奇长盛不衰的梦想。但是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中国农村的文盲还占人口的大多数。在华北平原普通村庄、普通学校,很难遇到高明的书法教师和书法家,“踏破铁鞋无觅处”。当历史来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党的团结教育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使我“学书寻师”的宿愿,有了转机:但可遇而不可求。

       “颜筋柳骨右军神,涵苍寓秀得天真。”继《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两本字帖面世之后,1974年4月,上海书画社为炳森先生出版了第三本字帖《隶书字帖(一)鲁迅诗歌选》。出版本书的宗旨,正如此书前言《毛主席语录》所说:“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书坛千古溢清芬,笔法前贤启后人。”乃炳森先生虎年诗作:“且送严寒迎酷暑,墨花香里又新春”。正是1975年的春,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刘炳森先生,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来到了我的家乡——河北省栾城县苏邱公社“三苏”祖籍苏丘村。一进村入户,他就俯下身子,扛起锄头,同当地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锻炼。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磨炼身心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身体力行,实现“兴无灭资”的“思想改造”。这种情形,在那时,全社会皆然。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炳森先生曾谈到,站在地处华北平原的苏丘村的房顶上眺望,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看到西边的太行山脉,看清山上建筑,看准沟壑纵横的纹理走向……。以太行为题,炳森先生写下一首七律《嶂石岩》:大道徜徉入太行,轻云常绕小山庄。

       泉鳴石上闻奇语,鳥啭花间透异香。

       碧草茵连千顷树,朱峰壁立万重冈。

       陈家此去无多路,嶺外崎岖是昔阳。

       以天然大型回音壁著名的“嶂石岩”,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境内,从那里再往西走,便是山西省昔阳县。昔阳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陈永贵同志的家乡大寨大队所在地,也是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

       1975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昔阳县召开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会议上讲话,充分肯定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总结的大寨精神。

       “嶂石岩”所在的赞皇县和我的家乡栾城县距离不甚远,有“大道徜徉”,不须多长时间,便可从栾城到赞皇嶂石岩,“入太行”,到昔阳大寨陈永贵家, 故说“陈家此去无多路,嶺外崎岖是昔阳”。诗,把地缘和政治,全说明白了。

       那时节,人们翻山越岭,不畏崎岖,前去大寨取经。听说去时,有人口袋里还不忘装上一把土壤。返回前,把土留在大寨田里,为自己做个纪念,也算支持了山上缺土的山区人。

书画助力学大寨

才艺奉献新农村

       当年,炳森先生插队下乡时节,所在的栾城县苏邱公社苏丘村,正处在全国“農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而苏丘村,则是本县一面学大寨的“红旗单位”。公社组织干部群众去昔阳参观大寨,学习周总理总结的大寨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小村里来了个大北京的文化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免不了一时兴奋。自从来了个炳森先生,苏丘村里的墙标,就一天一天地,彻底改变了模样:仿宋体,黑体,魏碑,隶书,楷书,……,应该有的,都有。大家看着那一墙又一墙新写上去的大字墙标,无不感到赏心悦目,典雅清新;又感觉:这等水平,真是髙不可及,这等艺术造诣,真是高深莫测……于是渐渐的惊动了三里五乡,波及到乡县几十万人众……

       炳森先生书名波及面广,不仅因为他在苏丘村墙上和苏邱公社大门口写了对联、写了毛主席诗词,更因为:他被人所知之后,就默默地无私地为苏丘群众们几乎每家每户都写了书法作品!他在苏丘下乡期间,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来者不拒”。面对人民群众对书法作品书法艺术的喜爱,他高兴,他创作的热情持续高涨。在处理“舍”与“得”的关系上,他毅然选择了“舍”。他舍得!他施恩从未图报.......

       此时,在县城工作、酷爱书法的父亲崔树人,经常回村里来住。村里文化氛围的变化,自然引发了父亲的关注和联想。1975年,父亲已不在四川贵州,他在老党员老革命干部崔恒兴爷爷和县委书记周山群帮助下,从贵州省调回祖籍栾城县工业局工作了。他出生在1934年7月9日,是一位资深的地质工作者、高级工程师,一生大部分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勘探事业和地震测报工作。

       在1975年春天,我父亲主动与深入苏丘的炳森先生结为了好友。父亲告诉我:我与刘先生,总有话说,很谈得来!既然交了朋友,来往也就宻切起来。“端茶惠道友,热酒乐亲情”。在那天下普遍清贫的年代,客人到家里来,忙着包顿饺子,就算是改善伙食。虽然饺子里边的油与肉,不会比如今的多,但是热诚的待客之道。“从今若许闲乘月”,切磋无时旬叩门。妹妹记得,每逢周六日,父亲从县城一回家,炳森先生就会到家里来坐一坐,两个文化人“闲品山茗研书道,漫吟古诗悟人生”。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1956年就干上了地质勘探的父亲,工作中多次交接过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算得上李四光少半个学生。由于他的刻苦和精进,年仅23岁就挑起地质勘探队伍的大梁,1957年4月被上级任命为西南地质局562煤田普查大队代理队长。1958年担任四川省地质局红果井田204队技术队长,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名“崔桂荣”的父亲,作为一个尊师重教、从旧中国过来的文化人,他自己取名“崔树人”,心内自有其深意在。除了“立德树人”,也有“多树别人、少树自己”的谦谨。他热爱中国书法,很喜欢炳森先生的为人和作品。当年我家堂屋的南墙上,贴有四小幅唐宋行草古诗词;北墙上则挂着一幅行草大中堂,内容是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堂两侧有对联,上联“为有牺牲多壮志”,下联“敢教日月换新天”………都是炳森先生的手笔。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这一年,父亲多次以“吃派饭”为名,邀请了炳森先生到崔家,聊文化,聊书法,相互切磋技艺,为让我拜师做铺垫。他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在一个炎热的周日,父亲特意延请炳森先生来为我讲说书法艺术,同时希望炳森先生能收我为徒。这期间,继母也多次向炳森先生表示,希望炳森先生教家里几个孩子学习书法。

       时年24岁、退伍后正读元氏师范的我,也非常喜爱这位北京来的先生和他的作品,故每个星期天也刻意回家来住。注重“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师范生,在前趋拜访求字和观摹先生书写作品的过程中,也与先生熟悉起来……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我感觉,这位戴着大方框眼镜、身材魁梧的炳森先生,脾气好,为人随和,性格爽朗,稳健,厚道,彬彬有礼而又和蔼可亲,是个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充滿质朴而又诚实的大知识分子,与书画为知己,集古今之大观,谈吐趣中皆合道,文辞妙处不离禅。

       就在那一天中午,生产队收工之后,悄悄地,在我家堂屋里,由父亲主持,让我拜炳森先生为师,要我向刘炳森先生学习书法技艺……。那天,父亲竟把他珍藏了多少年从来舍不得示人的五种金贵的“矿石标本”拿了出来,慷慨郑重地,作为见面礼和拜师礼,双手送到炳森先生的面前!我看到,炳森先生郑重地站起来,伸出双手激动地接受了这份诚恳的心意。

       喜有图书作伴,最难翰墨同心。四莱一汤,“午宴”开始了。清贫的年代,简朴的“拜师宴”。三个人,老中青,边吃,边聊,边点评我那两幅挂在墙上的书法习作……

 

第二部分 

弘扬经典志凌云

传道解惑育新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975年,在苏丘的日子里,炳森先生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向我们回顾总结了自己临创的经验与教训。他从如何正确处理读帖与临帖,执笔与用笔等重要的关系入手,为我们开讲关于书法的艺术……。

       他明确主张,“学习方法,要取法乎上,选范本,找最高的。”要“多下苦功,临古帖,从古帖中吸取营养。写古人,做学问,这是正确路线。”

       他告诫我:“不能盲目地搞创新。一切脱离传统的所谓创新,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他强调临摹古人法帖对于学好书法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初学者不能盲目模仿时人书作的理由。

       他指出,越是时人的东西,离我们越近,也越容易学,容易上手。但也正是因为容易学才说明了这些东西浅薄,沒有内涵。

       无限风光在险峰。他认为,“难学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不畏艰险的才会达到顶峰。真正好的东西是不容易学到的,容易学到手的东西不是最好的。”“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他反复强调取法乎上。“书法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不要以现代人的作为范本”,“无论如何不要学今人……你学了半天,非但学不到经典,还会养成某种习气,得不偿失。这可叫作事倍功半啊!”

       他认为:“书法,主要是个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当然,这样说,是总的概括,这需要展开,需要从认识和操作两个层面去发挥。还有,就是要——能够长期坚持、长期实践,真正知行合一……。”

       交情淡似秋江水,赠句清于夜月波。炳森先生以自己白天天天都要下地干活、收工后到晚上就用手指头“划肚皮”的办法,天天挤时间练字、坚持在苏丘村里学字的实例,激励我,引导我,向我说明: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北京城,“最爱天香院,深藏百万函”。“银月金牕书景阑,天香庭院露微寒。中秋夜读虫声细,风竹时闻三两竿。”乃是他在北京恭王府天香院中秋节彻夜攻读的真实写照。“蚊帐利偷读,熄灯写肚皮。庶乎三百草,梦里复依稀。”则是他下放干校劳动偷临《草字汇》时所作的打油诗。他说,因为酷爱书法,痴迷书法,当时连做梦都在临帖练字。爱、痴之下,砥砺前行。

       他说,挤时间这件事也一样,“时间就好象海绵里的水呀,只要你肯挤,总是有的啊!”今来古往,说起书法,真是“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何也?主因在于谁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当我向他表示“非常喜欢你的字!我要照着你的隶书学 隶书”时,他便连忙摆摆手,认真而谦逊地说:

       “不要学我的字。”“为什么?”我还是感到不解。

       “你要学汉碑!临汉碑 ,要学隶书必须要学汉碑。要坚持向古人学。我的隶书,就是学汉碑起家。真的是这样。我主要是学《华山庙碑》、《乙瑛碑》、《张迁碑》和《石门颂》等。隶书鼎盛于汉代,所以称“汉隶”。学隶书取法乎上、正得其中。这个‘上’就是指的‘汉隶’。观近现代隶书大家,无不得力于汉隶之宗‘汉碑’。临习汉碑,乃是写好隶书的最佳途径。你,只有学好汉碑,才能找到隶书的真髓,也才能最终有属于自己的面貌,形成你自己的书法语言。否则,那不可能!” 炳森先生又以过来人的身份和体会,意味深长地告诫我:“书法这个东西,看着不难;其实我的体会是:书法比绘画难,独有自己的风格,不容易!”闻听此言,24岁的师范生顿感振聋发聩 !后来,我逐渐明白:“作书不通画理,则书无韵”。“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在谈到书法线条质量和书法风格及塑造个性时,炳森先生略有思索。然后,他用手比划着对我们说:“我现在,正琢磨,追求这个字,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厚重的“立体感”!对,立体感。你见过村里孩子们玩泥巴不?你玩过泥巴不,玩泥巴……抓起一块玩好了的泥巴,“刷”地一下甩到墙上:既爽利,又厚重,还有立体感。我的字,就是想写得如同沾到墙上的泥巴,每个点画、每根线条,都似乎鼓起来,鼓起来!对,就是这种感觉……我,就喜欢这样的书法线条,想要的,是这个效果。”

无私无畏扶正气

利民爱国见精神

       1989年,炳森先生应我家乡栾城县人民政府之约,为栾城书写了“眉山发跡”四字碑文和“古栾三碑”:《重立眉山发跡碑记》,《李冶碑》,《栾城县碑记》。2005年6月,天津杨柳青画社为炳森先生出版《刘炳森隶书精品集》时,收其中《栾城县碑记》和《重立眉山发跡碑记》二碑入其“精品集”。

       这里,有一个炳森先生为“古栾三碑”碑文作者正名的插曲。1989年10月,栾城率先以内刊号印了一批20000册《刘炳森隶书古栾三碑》,散发到社会各界,引发了如潮的好评。然而,此书序跋印刷的“碑文撰写人”却不是碑文的真正作者。为申张正义,为真正的“古栾三碑”碑文撰写者正名,2002年天津杨柳青画社正式出版此书时,炳森先生专门用隶书把作者写入碑文:“……楊梅山撰文雍阳海邨農劉炳森書丹”。

       “这一回,我看你们还怎么篡改!”此举,获得了古栾知情者们真心实意的由衷好评。而做手脚的人彼时就装聋作哑了。这,就是一身正气、主持公道的炳森先生。

       在那温馨的武英殿堂,我尽情观摹着炳森先生的书作真迹,印刻实物,……。当我看到《刘炳森隶书岳阳楼记》时,忽然想起本世纪的几件往事:

       那是新世纪的第一年,2000年1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以“当代书法名家书名文”为系列,为炳森先生出版了《刘炳森隶书岳阳楼记》和《刘炳森楷书岳阳楼记》。喜欢先生法书的人们,争相购得,先睹为快……。致使此版法书多次再版再印,连同此前出版的书法著述,其发行量逾300多万册。

       以“博爱”处世,以“慈悲为怀”,贯穿着炳森先生的一生。炳森先生离开苏丘村之后,只回村一次。而这一次,又给后人留下了“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佳话。2000年11月11日,既常常书写又亲自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炳森先生,和一行人过路苏丘村。刚一进村,恰好碰见村民崔保云儿子的迎亲喜車:“每闻善事心先喜”。笃诚佛学、知行合一的炳森先生,朗声说道:“大喜,大喜!今天抬头见喜。我也是苏丘人,我给你凑个份子!”说着掏出200元钱交给新郎官崔雷刚。看见炳森先生遂了礼金,随同他前来的几个公人,亦纷纷解囊为新郎官贺喜。此举一时在乡间传为美谈。

       当时在苏丘两代人中,还传诵着炳森先生“找失主、送鳮蛋”的事。那时苏丘同全国农村一样穷,肉蛋奶产品比较紧缺。

       只因人的口粮是定量供应,没粮喂鸡。鸡蛋由是奇缺而金贵,时人一年吃不上几个鸡蛋。喜欢养鸡的不得不允许鸡们出来寻“野食儿”。有的鸡想下蛋,有时就在半路上把个金蛋“野”在那里了!长于观察农家生活的炳森先生,发现一只母鸡“野”蛋后扬长而去。炳森先生就把它“野”的金蛋一个个存了起来。后经秘宻“跟踪追鳮”,判断分析,方知鸡、蛋之主乃是本村教师崔新堂!于是,先生来了一个“完蛋归堂”。面对从天而降的一筐儿金蛋蛋,崔新堂愕然,全家上下,感动不已!左邻右舍,传为佳话。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身处困境一贫如洗的炳森先生,用他在苏丘的修为和廉洁,证明了自己高洁的操守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2004年春节拜年通电话,先生告诉我,他要躲回家乡武清,闭门谢客,埋头创作《隶书孙子兵法》,“今年,我一定得完成这部6年中书写多次而未成型的大作品”。

       2004年5月18日,炳森先生应约用楷书为北京丰台区老庄子乡政府完成了《重修永定河大王庙碑记》碑文书丹后,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2004年深秋,先生以至为精湛的隶书技艺,以钟爱《孙子兵法》的巨大的热忱,在武清老家“瑞德草堂南牎之下”,终于先后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6000多字的书法力作——《刘炳森书孙子兵法》。2005年由中国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先生虽不是行武出身,但却喜读兵书,喜欢孙武,关心军事学和战略策略问题。1937年8月17日出生在抗日烽烟中的上海的炳森先生,自幼饱尝了日寇的烧杀抢掠,生活的苦难和饥荒战乱,练就了他的勇武精神,因此“自古知兵非好战”。“攻”与“战”,当然是看现实需要。

       初冬一次通话中,先生避而未谈自己当时已经虚弱的身体,却痛斥了当时书法界某些人“向钱看”和ⅩX引发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他声音情绪比较激动,语气中充滿了愤慨,洋溢着与歪风邪气斗争到底的革命气节。先生谈话的核心是:一个人民的书法家,应是正直厚道有涵养的文化人,有担当有慈爱的善良人,一个“德艺双馨”的人。书法家是公众人物,一定要“自觉处理好人品与书品的关系”。XX人,“很恶,非常恶, 对这种人,我就在会上公开批评了他!我刘炳森无私自无畏!”——先生义无反顾地对我说。

       于先生而言,普渡众生乃善,惩恶也是扬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斬万竿。”一向乐善好施,怜贫惜弱的炳森先生,也会“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就是武清海邨農刘五先生的“水浒性格”:在其位,谋其政,“无私自无畏”。敢于以中书协副主席身份为弱者仗义执言,勇于在全国性的行业工作会议上,公开点名批评“恶人”!这份壮举,不是值得“模棱手”们、“老好人”们、“和事佬”们汗颜吗?在我党总结百年历史、提倡“敢于斗争”的新时代,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大力推行反腐倡廉零容忍和党要以“自我革命”带动“社会革命”的今天,这种正大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斗争精神,不是应让全社会效法吗?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一向认同和书写“沉默是金”、“少言者不为人所忌”丶“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居士炳森先生,也曾去XX省下乡。谈到这次“京国别离”为什么?先生曰“为浪淘”。去了,看到什么?先生曰“XX水阔树天遥。”还有什么?先生曰“XXXX下洞庭,江流日夜诵骚声”。“西凉波映甘棠阁,南浦烟横XX桥。”当然,也有“画里云层青叆叆,望中山影碧岧峣”。但当他目睹某地在汛期造成百万资财打了水漂的严酷事实后,他在《俚句暑中忆XX湖》一诗里,愤笔鞭挞:

       “荒唐最是長江汛,百万资财湖底抛”!

       这里骂的,就是“仔卖爷田心不痛”。赤子情怀,跃然纸上。忧国忧民,如见其人。愤腐疾恶,疾恶如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炳森先生功成名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曾尽一切努力回报祖国、社会和帮助过他的人民。他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杀生,一贯省吃俭用;他从不浪费一张纸,一滴墨,勤俭度日几十年。他家属和三个孩子在北京市沒户口沒粮票的时期,一个人挣工资养活一家大小五口人,穷困到路上碰到一个塑料瓶子也会拣起、攒多了卖钱家用,甚至有熟客来了只能再炒个“豆腐渣”顶“一盘儿菜”来待客……他们家自己一家人省吃俭用,他却先后为家乡武清的文化教育事业捐款100多万元人民币。他还经常出资,修桥补路,济贫救难……。真的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他自己筹资,为他的恩师何二水先生捜集、整理、编纂书画作品集。

       在一些公益基金方面,他完全可以冠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却不这样做。“养拙江湖外,藏名书画间。”1998年,炳森先生主动出资5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以老师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文化奖励基金”。

       这种尊师重道的高尚情操,不得不令人点赞。一个功成名就的享誉中外的著名的书画家,为师为学,能做到如此地步,真的是不忘初心,真的是“吃水不忘掘井人”,真的是崇敬师道,崇敬书魂。难怪在京华艺术圈内,许多人背后赞叹:这个刘五,不仅真是个书画家,还是京城书画界的“真名士”!“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第三部分  

崇德尚艺垂宏范

德艺双馨昭后昆

       每逢挥毫念炳森,刘隶风行九州亲。几十年来,我经常回味刘炳森先生关于“书法与做人”两方面的教诲,不断在思想和行动上默默追随先生足迹,感悟先生境界,围绕着弄明白书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写古人,做学问”, “养浩然正气,法古今完人”,冲着“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的方向努力。从2003年闹“非典”开始,我注意每天书法日课不再间断;从2006年开始,我注意了转益多师;从2008年开始,我决心去北京参加中书协的各种书法培训班(后来进入刘文华先生的3年期书法导师班)。

       “人生易老天难老。”一晃,日历翻至2011年,我退休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闲居足以养志,至乐莫如攻书。在这“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我一边念诵着炳森先生“轻霭浮云自卷舒,蒼天碧水两平铺。會将神筆鋒頭力,写我胸中大隶書”的诗句,一边潜心书法:笔底烟云舒卷,墨色气象万千。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宇寰。庆幸自己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时间兴趣书法艺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每有所进,则庆幸“今日得宽馀。”我常常把自已关在屋子里,畅游在“墨海”里,尽情地品尝艺术,追求唯美:“鱼游墨沼蘋风暖,燕入书林杏雨浓”;我又经常痴迷于“书圣”“书颠”的精品佳构,心摹手追:“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真个是心手双畅,物我两忘,不知老之将至。

       又一晃,日历翻至2021年,我退休十年了。“春风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失散已久的弟子恢复了师生联谊,阔别海内的挚友微信里经常聚首。少年轻岁月,迟暮惜光阴。一面念诵着老领导杨泽江主任的“望米期茶”,一面持续地深入书法史,享受“古人云”,深感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常有“洞中才三日,世上已千年”之慨。在退休后的第二个人生的春天里,我秉承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余热再生辉,我常常望着炳森先生的照片,时时激励自己以炳森先生为榜样,积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扶植青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书法学习、书法教授中“教学相长”,稳中求进,稳中有进。“金秋年华雄心壮,始终发挥正能量”。

       哲学是普照之光。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人生阅历的积淀,思想方法的进步,启示我自觉地学哲学,用哲学,坚持在书艺研探实践中,充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反思自己,否定自己,扬弃头脑中手头上那些不科学的东西。意识到:应象金蝉脱壳、象老鹰换毛、象太阳裂变聚变那样,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主动改造、更新自己头脑中手头上一切不符合实际、不适合客观规律的东西。日益坚信炳森先生“师古自出新”,是一句至理名言。

       如今,“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虽年逾古稀,仍企盼“人书俱老”。历过几多寒暑,书艺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中可能迈上某个小小的台阶儿吧?这一切,与当年炳森先生苦心教诲、悉心指点,有着宻切因果关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当我拟择机进京探望先生时际,2005年春,炳森先生因病情恶化,突然过早地离我们而去。他的突然仙逝,引发了国内外同仁深切的哀悼和怀念。十七年来,报端追思先生道德文章的篇章每次引发我的怀念:我不能忘怀先生对我的指引、点拨和启廸,常想起同在苏丘那段艰苦而又乐观、朴实而又真诚的师徒情谊。每因感激怀知己,更从大师取真经。我永远怀念先生,更无限景仰先生:

       炳森先生在艺术创作上,刻苦钻研,勤奋耕耘,取得了卓越成就,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境界,为中国书坛和世界各国艺术界人士所熟悉和称道,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炳森先生以隶书楷书著称于世,兼擅行草。他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形成了墨色酣畅,线条凝重,结体严谨,工稳遒健,飘逸开張,大气浩然的个人风格,在当今中国独树一帜,世人尊称“刘体隶书”或“华文隶书”。

       2009年4月,天津杨柳青画社为炳森先生出版了《刘炳森隶书历代游记选》。该书在序言中,滿怀深情地对炳森先生做了一番回顾:

       “刘炳森先生的一生与当代书法事业相伴。他4岁丧父,不久回到天津武清农村,家境贫寒,生活艰辛。少年时代就酷爱书法艺术。在老师指导下,勤学苦练,11岁便扬名乡里,19岁时因书法文采超众,被当时北京的书法权威机构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破格吸收为该社最年轻的社员。

       “1978年,他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文革后第一个书法团体‘北京书学会’,被推选为会长,并成功举办了文革后第一个书法展览——‘天安门诗抄书法展’,各界瞩目,影响巨大。

       “他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写散文,搞摄影,均有成就,但皆被书名所掩,而他从不宣传自己。

       “他一生勤奋,刻苦好学,在病逝前20多天,还不顾家人劝告,忍着剧痛,创作诗词,修改诗稿。

       “刘炳森先生生前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第八、九、十届常委,中国文眹副主席,中国书协笫一、二届常委,第三丶四届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协会书法教育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史研究舘副舘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等领导职务,工作十分繁忙。数十年来,下基层,走农村,访部队,到学校,讲课辅导,为中国书协的成立、发展、壮大,为中囯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为让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倾尽心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炳森老师致力于国际交流,两岸交流,让书法艺术走向世界。他怀着热诚友好的感情,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20余次东渡扶桑,几乎走遍了日本列岛。为了便于交流,他还苦学日语,不用翻译就可用日语对话上课。在对外交流中,或展览、或讲学,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书画艺术,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2年由他率团作为友好使者,赴祖国台湾访问,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了自己的贡献。”

政声人去后。书声人去后。时间是中正的。历史是有情的。

       炳森先生仙逝17年以来,世界和中国的外观都发生了巨变。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沒有变,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政策导向没有变,改革开放、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传统没有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价值观没有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承传,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了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党的领导下,“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

       君不见,互联网上,每年,每月,每天,每时,从未停止过对各种艺术门类包括对于古今各种书法作品书法流派的评头论足。这就象大浪淘沙,大浪之下,逢沙必淘。一浪接一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同时,时代思流,时代审美观,也象大海的波浪,不断地涌动着:“大海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各种艺术思想流派的相互斗争,也恰似海浪的涌动,此伏彼起,永无止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炳森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为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创作巨幅山水画《双潭烟霭图》。尤其是七十年代他为上海照相制版厂书写的简体隶书《照相字模版》被输入电脑共6700多个汉字,即现行电脑字体“华文隶书”,50年以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但站稳了脚根,还深入了人心,并普遍地为国内外广泛使用,“刘隶风行九州亲”。

       时至今日,“刘体隶书”更是家喻戸晓,妇孺皆知。炳森先生的很多巨幅作品,尤其是大牌匾,仍然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广州,济南,太原,沈阳,郑州,石家庄,武汉,天津,苏杭等许多城乡的重要的建筑和会议场所悬挂,或成为广大收藏者寻觅的珍爱佳品——以致出现了许多假的仿冒作品!

       这充分地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了炳森先生艺术作品的永恒生命力。真、善、美是穿越时空的,真、善、美是能够传世的,真、善、美是人民需要的。真金,不怕火炼。艺术,历久弥新。

       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从整体上看,有其一定的规范,但有才华、有创造意识的艺术家绝不是千篇一律、面面雷同的匠人。书法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念和丰富的情思,而书法家的情思是千变万化的,同时又受到客观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交叉、渗透使书法家的创造力能产生千姿百态、有血有肉的书法艺术形象。炳森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书家,他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神笔”创造出各种字体,或清雅,或奇逸,或高古,或雄浑,或质朴,或飘逸,始终洋溢着浩然正气,充盈着勃勃生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书法业界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刘炳森是以囯画家的功底主攻隶书、楷书,兼研行草书的。当代书坛,是他把我国“五大书体”的古汉隶,真正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深度开掘”;当今书坛,是他使这一古老书体的传播,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能在中国达到“雅俗共赏”的境致。

       刘炳森的隶书,从开始到最后,始终是变化的、发展的,——这是大书法家的特征和标志。如果你一种书法,写了一辈子不会变样子,……这就称不上是大家。大家是不断前进的。君不见: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等大家的作品,都是一帖一个面貌。 “不重复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这才叫大家。因此,刘炳森堪称当代书坛之大家。

       为人真善美,做事信毅诚。修于内自形于外。炳森先生总是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2001年7月,北京荣宝斋出版社为炳森先生出版了《刘炳森书法作品精选》(活页版)。与众不同的是:炳森先生的作品,能够做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结合,天衣无缝。以他的《如意》(如意图)为例:这是一幅字,是一笔草就,草书横幅;又是一幅画:如意图。但却是用一笔草书完成的。在他笔下,书法是画,画就是书,高度融合。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完美结合。珠联璧合,令人叹为观止。

       由炳森先生题签并做“序言”的《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2001年9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发行。炳森先生之所以为此书作序,主要是看重此书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精品的汇编,日常所用之字,均已收罗,它纠正了以往书法工具书缺字漏体的遗憾,收单字达5590个,入选书迹70000余种,应用价值、实用功能很强。本人购得此书,十分受益。

       由炳森先生自署的《刘炳森隶书历代游记选》在2009年4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后,我认真捧读再三,受益匪浅,从中发现:先生所选,皆为历代游记之名篇;读毕每篇“游记”会使人从思想上受到一次包括“励志”在内的多方面的教益。

       读了炳森先生隶书《游褒禅山记》,你会明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读了炳森先生隶书《岳阳楼记》,你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而你会象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所书十六篇“游记”之作者,皆为有唐以来之大家,自李白始至姚鼐止,中有柳宗元、白居易、王安石、范仲淹、苏轼、秦观、沈括、陆游、朱熹、文天祥、赵孟頫、宋荦、袁牧等。读其记,悟其文,一乐也。

       2009年,我在《中国书画报》上发表《刘炳森在苏邱》,回忆了炳森先生在苏丘村的业绩和影响。后来,著名书法评论家牛惠宾先生采访我并于2014年2月21日  在《河北经济日报》之《名家周刊》栏目刊出《在炳森先生激励下》一文,从历史和艺术两个角度,弘扬经典和培育新人两个方面,对炳森先生无私地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丶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民众、面向青年人,热心普及书法技艺的生动事迹,进行了有力的解读和报道。

       2010年,我把写《刘炳森在苏邱》的原稿《一段沉封三十四年的记忆》送给中国著名的书法教育家刘文华先生看。他一口气看完文稿,很快将此文刊登在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书法教育》报上。

 

第四部分

推崇大家追根本

师古守正方出新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辛劳一分才。甘贫乐淡五十秋,胸怀朝阳向未来”。此乃余癸巳季秋之俚句。2013年,在师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墨海书山五十秋》一书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150副书法作品,2万余文字涉猎到书法认知。我想告诉读者的,是此书看点:

       一是,我对炳森先生书法教诲的回顾和1975年炳森先生在苏丘村为乡亲们书写的部分书法遗墨。另一个,是我敬爱的老领导、老前辈、老革命、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原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杨泽江同志在2011年亲自为我撰写的上述该书序言《推陈出新 入古图新》。泽江同志在“序言”中指出:“有心人,天不负,播种就有收获”; 同时,又  对我谆谆教导,寄于厚望,“有志者,事竟成。我希望小崔,要以毛泽东的书法为光辉榜样,不断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写出书法的二十一世纪的新面貌”。

       杨泽江同志和刘炳森先生,都是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的大人物。他们功德圆满,光前裕后,已经载入党和国家及人类文明史册。我此生以能与他们两位结缘并得到过他们的栽培提携,而感到极大的荣幸和自豪:“人间盛事今全得,身外浮荣何足论。”

       “办书展,就是脱光了,赤裸裸地给人看:横挑鼻子竖挑眼”。但为了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也为了自已能走入社会大观园,2016年1月份,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考级中心、河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鼓足勇气,应邀免费在省会河北省图书馆举办了《崔春奇书法作品展》。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主任、炳森先生最优秀的弟子和助手刘文华先生和中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刘金凯先生,都热心地为我题写了展标《崔春奇书法作品展》,书展引发了社会关注,包括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河北省人大副主任宋长瑞、王增力和我的老领导河北省文化厅长李九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拴、刘教民、我的老同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谷志科教授书记在内的众多业界同志同仁许多人给予支持肯定和赞喻。为了消化落实良师益友们对我提出的中肯而宝贵的意见、建议和期望,我很快从兴奋转入沉静和新的努力。我为自已明确了两句话:视精品为合格;视昨天为落后。我继续把“深悟精临”作为自已的座右铭,希望自已能够超越自我:立足现有,挖掘应有;并根据炳森先生的教诲,继续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升华自我。

       2016年12月,在师友们大力支持下,我遵循炳森先生关于要“写古人做学问”的思想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引下,深读深探苏、黄、米、蔡“宋四家”,重点研究了米芾的生平事迹及其书法作品丶书法论文,写出了《学米散言》一文,当年有幸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山西主办的《名作欣赏》刊发。

       言及《学米散言》,我想说一说今日之“学刘散言”,因为我觉得:端正学习刘炳森书法态度,是对刘炳森老师最好的纪念。

       在历史上,米芾书法在身后影响甚大,学者极多,但往往落入偏侧之习。根本原因是:学个性时缺乏与古典传统交融。

       在今天,刘炳森隶书在身后影响之大,学者之多、规模之空前,大大超越了米芾。这固然是欣喜之事。但喜中有忧者,便是今日之学刘隶者,也多有只关注刘隶之个性美,忽视了她背后的共性。“模仿不可怕,就怕流水化”。不少人忽视或无视张扬个性、提升个性应当始终与古典传统交融起来这个关键。孰不知:炳森先生的书法个性,是在终其一生对秦汉碑         名迹的苦学中逐渐提升的;“刘隶”的大美风格,始终是在与古典传统交融中提升的,更是师古出新的结果,这恰是今世某些模仿者所没有用心处。

       针对学书过程中古今雷同的“偏侧”,我想援引一段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之分析,就更容易达成上述共识了。这位治国无能书法艺术颇为懂行的皇帝深刻指出:“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唯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这也正如炳森先生一贯教导的:写古人,做学问,师古自出新。否则,必堕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六朝墨,副在笔端”就是写古人;“本六朝妙处酝酿”就是做学问;通过写古人,做学问,米芾成功了,炳森先生成功了。他们都是走“师古出新”之路,“继往开来”之路,“守正创新”之路。这条路,展开了说,就是从临摹到创作,从师古到创新。

       我认为:从临摹到创作,这是任何一位书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众所周知,书法的艺术性,既决定了它比其他艺术更加注重“临摹”这个入门和修习的途径,同时,更加依赖“创作”这个蜕化和升华的境界。但是临与创,这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或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某种超越于因果关系的转换性奥秘……。而自古以来,那些卓有成就的书法家特别是那些开宗立派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苏黄米赵孟頫等,无不是在参透了这种奥秘的过程中完成转换获得成功的。参不透的,转换不了的,则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侧。

       我同时认为:当代人向古人学习,应以一种研究性的独立思维方式进行。既要对前人的技法形式有理性的分析,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我的性格、能力等等因素纳入到一个自由的空间,通过临摹,达到一种观念的转换,从而完成与优秀传统经典的科学承接。只完成承接,当然不是目标,临摹和借鉴,全是手段和基础条件,写出自我才是苦攻书法的终极目标。

       当然,人各有志是一方面;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也是一方面。写不出自我面貌也不要紧,先做个现代吴琚、现代吴宽,也不简单:何妨低处是前程。如能如宋代吴琚学米芾、明代吴宽学苏轼那样,尽管在形式和风格上并无什么突破,但只要学古人学名人学得形神兼备,也不失为一代名家。

       当代人向古人学习,对古人的作品要辩证地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有些适合欣赏,不一定要学它;有些适合取法,但又不一定全盘继承;有些觉得别扭,也毌须全盘怀疑;既不要肯定一切,又不能盲目接受。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鉴别,择其善者而从之。

       当代人向古人学习,要学习研究各时代各流派的前人作品。不应只盯着一个时代、一个书家、一个作品,应把眼光放开。因为这些前人,他们都在历史上创造了体现时代的价值,包括能启示后人的某种智慧、理念、精神。因为每个成功书家的作品,无论临摹或创作,都反映了书家各自的师承取舍和“吞吐能力”,也都会留下鲜明的个性印记——当然,这肯定是书家个人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折射与反映。后人应关注前人这些折射反映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从中汲取喜欢和需要的营养素。

续写翰墨人生志

把酒酹师再出发

       2017年1月18日,我在武英殿里,整整一天,顾不得疲劳,顾不得饥渴,时年67岁的我,仍以小学生的态度,恭敬学习、深入思考、细致观摩、心摹手追。同时又用拍摄与录像交互进行的方式,认认真真地参观拜读了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紫垣秋草•翰墨人生•纪念刘炳森诞辰八十周年作品暨文献展》。应该说,这次“苏丘人巡礼武英殿”、再向恩师学 ,收获颇丰。

       此时此刻,静静的武英殿,炳森先生的书画文献,光辉灿烂,光彩照人……。此时此刻,观众魚贯而入,个个叹为观止。此时此刻,真迹与观摩,书画与拍摄,主体与客体,生者与逝者,一切的怀念,反思,自责,自励,皆沉默在静静的无言中……。     

       而此时此刻,余与众不同者何?余于无言静默的叩拜和领略中,仿佛觉得,和蔼可亲的炳森先生,又一次渐渐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依然戴着那个大方框眼镜,缓缓道:“你要读帖!象读书那样,一筆一画地读明白。你只有读明白,才能够写明白:心中有字,才能下筆,不能急,不能马虎。……每天30个字,20个字。练字在精不在多。如果你每天从帖上挑出5个字能掌握了,那就已经很好了。30个,20个,5个,字是不多。但是,你要认真地写!……还得要,每天坚持写!”

       暮年堪有志,余热可生光。可我知道:自己几十年,“立身苦被浮名累”,也明白“涉世无如本色难”;但我更愿意做一支蜡烛和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在纪念炳森先生仙逝17周年的时候,我愿意登上洞庭湖岳阳楼,把那副著名的对联对自己朗诵三遍: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2022年4512